淮南長安網訊 群眾利益無小事,,一枝一葉總關情,。自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,淮南市政法機關以“五進五民”活動為載體,,深入開展“網格吹哨,、干警報到”活動,組織政法干警進網格,、辦實事,、解民憂,向人民群眾推出一系列多樣化,、多層次,、多方面的執(zhí)法司法服務“大餐”,取得了明顯成效,。3月份以來,,全市政法系統(tǒng)收到人民群眾錦旗415面,表揚信384封,,電話表揚1132次,。
“小網格”托起“大服務”
2021年9月13日上午,在八公山區(qū)畢家崗街道上游社區(qū)上游新村路口,,一輛電動摩托車與自行車相撞,,導致騎自行車的居民摔倒在地,,腿部受傷,,雙方情緒激動,在事發(fā)路口當場發(fā)生爭執(zhí),,引來不少群眾圍觀,。由于現場過往車流量較大,不及時處理,,很容易發(fā)生二次交通事故,。這一情景,剛好被正在日常巡查的政法網格員陳猛發(fā)現,他立即上前了解情況,,并隨即聯系“鄰里幫幫團”成員徐永萍,。陳猛警官與徐永萍立即趕到現場,建議雙方先行移到安全位置???,再作進一步處理,同時積極勸散圍觀群眾,。他拿出攜帶的救急包,,對受傷居民進行簡單的傷口消毒止血處理,并安撫二人情緒,,講解道路交通安全知識,,分析事故發(fā)生原因,讓事故雙方認識到自己的過錯,,達成調解意愿,。在他與“鄰里幫幫團”成員的一番情理勸導下,電瓶車車主李女士同意陪同自行車車主張女士去醫(yī)院檢查,,并承擔主要賠償責任,,此次道路交通事故糾紛得到及時圓滿解決。
在安徽淮南,,像陳猛這樣的政法網格員只是一個縮影,。近年來,淮南市政法機關堅持將政法力量下沉網格,,把網格作為政法機關與群眾深化交流,、改善服務、回應關切的基本平臺,,開展“社區(qū)網格‘吹哨’,,政法干警‘報到’活動”,全市政法各單位分管領導分別包保各鎮(zhèn)街道,,并將政法機關黨員干部,、法官、檢察官,、警官,、律師編網入格,1名干警(律師)包保1-3個網格不等,,確保政法力量在網格中全域覆蓋,、不留死角。網格干警充分發(fā)揮專業(yè)優(yōu)勢,,零距離收集社情民意,,為群眾送警力,、送法律、送服務到網格,,切實打通政法服務“最后一米”,。
今年以來,全市政法機關先后上門為群眾辦理業(yè)務2557件,,解決群眾困難和訴求問題9329個,,出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254個,獲得群眾高頻“點贊”,。
“小窗口”惠及“大民生”
過去,,群眾到法院申請立案往往存在流程不清、材料不全,、窗口不熟,、排隊等候等困擾,完成立案登記需要“至少跑一次”,。為此,,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印發(fā)《關于申請立案“最多跑一次”的規(guī)定》,助推立案服務提檔升級,。通過推行網上立案,、跨域立案、延伸立案,,創(chuàng)新“一窗受理,、集成服務、一次辦結”的受理模式,,徹底打通解決立案難問題的“最后一納米”,,達到“100%的案件最多跑一次、50%的案件一次不用跑”,。自3月29日“最多跑一次”規(guī)定實施以來,,“只跑一次”案件13327件,占全部立案數86.18%,,極大提升群眾在訴訟服務中的獲得感,。
在政法干警進網格中,全市政法機關共出動干警75000余人次,,走訪群眾39萬余人次,,收集群眾對政法工作的意見建議1300余條。針對人民群眾急難愁盼,,及時推出推出“綠色停車位”“110接處警試點改革”“法院立案最多跑一次”“律師網上閱卷”“特殊人群公證上門辦”“基層吹哨,、干警報到”等“六大服務品牌”,受到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譽,。
“小網格,大服務;小窗口,,大民生,。開展社區(qū)網格‘吹哨’,政法干警‘報到’活動,,打通了服務群眾的‘最后一米’,,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?!被茨鲜形N?、政法委書記文見寶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