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事老趙愛看書,,尤其喜歡在閑暇時讀《三十六計》,,每每提及,總是津津樂道,。我問老趙:“你一個社區(qū)民警研究《三十六計》有什么用,?”老趙笑而不語,停頓數(shù)秒后才神秘答道:“處警有用,,趕明兒讓你見識見識,。”
沒想到老趙的話很快就應驗了,。那天一大早,,我們就接到群眾報警,說鎮(zhèn)上的一家服裝店內(nèi)發(fā)生了糾紛,,正吵得厲害,。
我們都清楚,小矛盾如果處理不好會釀成案(事)件,,時間不等人,,老趙招呼我和輔警一起趕往現(xiàn)場。剛下警車,,我們就聽見了刺耳的吵鬧聲,,周圍還擠滿了圍觀的人,走近一看,,兩名女子正在你一言我一語地激烈爭吵著,,看樣子一名是顧客,一名是服裝店老板,。老趙腳步不停,,先徑直走到兩人面前,二話不說直接將那名顧客引到服裝店門口,,然后又勸走了圍觀的人,。
我在現(xiàn)場維持著秩序,,暗想倒要看看老趙能不能用上“三十六計”。只見老趙先是和站在門口的女子一邊比劃一邊說著什么,,然后又返回店內(nèi)與店老板模樣的女子了解情況,。一番溝通過后,現(xiàn)場的氣氛已經(jīng)變得不那么緊張了,。
其實事情很簡單,,這名顧客在服裝店內(nèi)挑選衣服,看中一件特價區(qū)域的衣服準備付款時,,店老板告知那件衣服不是特價,,是顧客試完放錯位置了。顧客認為衣服是放在特價區(qū)的,,為什么不能按特價結(jié)算,兩人為此發(fā)生爭吵,。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后,,老趙把吵架的兩人帶到了柜臺前,笑著說道:“現(xiàn)在你們兩位身份互換,,你是買衣服的,,你是賣衣服的,遇到剛才這種情況,,你們怎么解決,?”
兩人面露尷尬,這名顧客先開了口:“警官說得對,,是我的錯,,衣服不是特價款我非要按照特價買,不是胡攪蠻纏嗎,,我道歉……”
店老板見對方這么一說,,連忙握著她的手說道:“大姐喲,不是你的錯,,要錯也是我們錯在前面,,沒有把顧客試完放錯位置的衣服及時放回原位,這才誤導了你,,我應該先給你道歉,。”兩人握手言和,,一場糾紛妥善化解,。
回去的路上,老趙神氣地問我:“看明白了沒有,?”
“沒看出‘三十六計’??!”我搖搖頭表示。
老趙笑著說道:“第一計叫做‘釜底抽薪’,,我們剛到店里的時候兩人吵得正急,,這時候你喊破嗓子她們都聽不進去,所以我一進門先把兩人分開,,這樣她們想吵也吵不起來了,。第二計叫做‘以逸待勞’,我分別跟她們談,,但我不主動跟他們分析原因講道理,,就讓她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。其實事情總有兩面性,,她們說的總有正確的地方,,我都點頭認可,表示理解,?!?/p>
“這‘三十六計’還真有用啊?!蔽也唤潎@,。
“這還沒完,第三計‘反客為主’才是關鍵,?!崩馅w的話語里帶著一絲得意?!拔衣犓齻冋f完事情的前因后果,,心中早已有了判斷,于是我讓她們換位思考,,這樣一來,,她們很快就明白了道理,互相道歉,,握手言和了,。”
原來是這樣的“三十六計”,。